說味蕾-08.jpg

在高雄生活了20幾年,印象中在傳統早餐店時常選擇的除了蛋餅、吐司,還有蘿蔔糕,但就是純粹的蘿蔔糕,沒別的,甚至不沾醬;S是不太沾醬的人,舉凡醬油、醬油膏、番茄醬都不太使用。

蘿蔔糕加蛋,是9年前S去臺北讀書時第一次吃到的組合。

前幾天突然想念蘿蔔糕加蛋的味道,便在上班途中時常去的早餐店買了,老闆一臉疑惑,但S也不打算特別要求作法,就讓老闆自由發揮吧,其實也是因為好奇老闆有沒有做過這個,做出來是什麼樣子?偶然想起這一樣食物,S都會像這樣在鄰近早餐店點上一份,但往往10間裡有9間會以疑惑的表情看著我,然後把蘿蔔糕跟蛋分開煎好後,分別裝到兩個袋子裡給S

這是回高雄不適應的事之一吧,飲食習慣已經默默隨著環境改變了,就像S在臺北的早餐店鮮少看到煎法國吐司一樣。這天老闆把煎好的蘿蔔糕放到餐盒裡,然後覆蓋了一片全熟的荷包蛋,到了公司,S一邊吃著蘿蔔糕與荷包蛋的組合,一邊想著那時第一次吃到的心情。

第一次吃到的蘿蔔糕加蛋不是長這樣的。那一年S初到臺北,第一年租的房子,附近巷弄有個早餐店,某天S點了蘿蔔糕,老闆突然問了句加蛋嗎?S一愣、點點頭,心裡想的加蛋是外加一片荷包蛋,結果不是,端上來的是用打散的蛋液包覆煎好的蘿蔔糕,蛋和蘿蔔糕緊密的結合在一起,蛋煎得滑嫩度剛好,裡頭的蘿蔔糕是純米的,沒有油蔥酥的那種,兩者一起放入口中的滋味,非常美好,兼具口感、蛋香,這種吃法S還是第一次吃到。

第二年搬了家,巷子口也有一家早餐店,S原本擔心這是不是之前那間早餐店特有的,點餐的時候還不太敢問,但沒想到這裡同樣有在賣,而且一模一樣,就這樣,幾年過去,直到回了高雄,我沒想過居然再也吃不到這樣早餐了,除非跟老闆特別說明作法,但這樣一來總覺得給老闆添了麻煩啊!

其他城市和早餐店,包含高雄,蘿蔔糕加蛋的呈現方式其實有很多型態;各自煎好再組合、散蛋包覆煎、每一塊均勻裹蛋液煎,s在臺北吃的是屬於散蛋包覆煎,一吃就會想念在臺北讀書的時光,一想念那些日子就想來上一盤。其實這一味在臺中也有,在臺南工作的那些年也曾吃過,但不知道為何在高雄卻真的很少看到這個作法,或許也因為這樣,份外珍惜這份食物帶來的情感連結吧,哪天看到S在吃蘿蔔糕加蛋,無疑的,想念在臺北的日子了。

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點選連結小額贊助給予鼓勵

※【說味蕾】系列,每個月第二與第四個星期五刊登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美食 蘿蔔糕 早餐
    全站熱搜

    sspea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